GBZ_T 256-2014 非铀矿也开采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
ID: |
29325ACE754E460D87BB03B5CA16CF47 |
文件大小(MB): |
0.49 |
页数: |
10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8-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13.100,C 57 - 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56—2014,非铀矿山开采中氨的放射防护要求,Radiological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for radon exposure in,the non-uranium mining,2014-10-f3 发布2015-03-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Z/T 256—2014,目 次,前言.. in,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氢防护的一般要求 . 2,5 氢照射的防护措施. 2,6 放射防护监测 3,附录A (资料性附录)ー些矿山的矿石/原料中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典型值. 5,附录B (资料性附录)非铀矿山氢职业暴露危害及其预防措施告知.. 6,参考文献 7,1,GBZ/T 256—2014,刖 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昆,明医科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全富、牛昊巍、李小娟、苏旭、卓维海、傅颖华、雷淑洁、姚树祥,IIJ,GBZ/T 256—2014,非铀矿山开采中氨的放射防护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非铀矿山开采中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氮的放射防护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除煤矿、锡矿山和稀土生产场所外的非铀矿山开采中井下工作场所的氢照射及其,防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198矿工氮子体个人累积暴露量估算规范,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39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T 182室内氢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EJ/T 378铀矿山空气中氢及氮子体测定方法,EJ/T 825矿用便携式a潜能快速测量仪,JJG 825测氢仪检定规程,JJG(核工)025氢子体浓度测量仪检定规程,3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非铀矿山 non-uranium mine,除铀矿以外的矿山,3.2,荻 radon,Rn,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的同位素222Rn『9Rn『°Rn等或其组合。本标准中仅指いRn,3.3,氯子体 radon progeny,本标准中氢子体指氢(222Rn)的短寿命放射性哀变产物,包括“Po(镭A)、”Pb (镭(镭C),和始P。(镭C,)等核素,3.4,平衡因子 equilibrium factor,氢的平衡当量浓度与氢的实际浓度之比ド。平衡当量浓度是氮与其短寿命子体处于平衡状态并具,有与实际非平衡混合物相同的。潜能浓度时氢的活度浓度,1,GBZ/T 256—2014,3.5,行动水平 action level,在持续照射或应急照射情况下,应考虑采取补救行动或防护行动的剂量率水平或活度浓度水平,4量防护的一般要求,4.1 非铀矿山用人单位应制定氨防护的管理制度,配备负责实施氢防护的专(兼)职人员,使本单位的,氢防护工作符合本标准的要求,4.2 用人单位在矿山运行初期应对氢和ア外照射、气载放射性矿尘等进行测量与评价。可能涉及井下,工作场所氢及其子体防护与控制的矿石原料的放射性活度浓度典型值见附录A,4.3 用人单位应制定氨监测制度与程序,预测氢浓度变化及其趋势,保证工作场所氢监测和个人监测,的有效执行,4.4 对新上岗的矿工和在岗的矿エ进行集中培训,在职业卫生培训中包含氢防护的培训内容,4.5 用人单位应将非铀矿山可能产生的氢职业暴露健康危害及其预防措施书面告知矿エ。告知内容,可以参见附录B。告知方式可以采用劳动合同附件并在食堂、办公室、矿井入口等显著位置张贴等,形式,4.6 用人单位应在遵循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同时,确保井下工作场所氢浓度年平均值不超过GB 18871,规定的工作场所中氢的行动水平,否则就应采取补救行动,5氨照射的防护措施,5.I 通风措施,非铀矿山的通风应满足以下要求:,a)矿山井下通风尽可能采用单通道或者平行通风系统,确保井下良好的空气质量,减少氢的蓄,积。通风方式应以压入为主、压抽混合,使进风段及用风段均处于正压控制之下,抑制氢的,析出;,b)通风系统的取风口和排风ロ应尽可能分开并远离;,c)保证井下每个工作点都要有足的新风,尽」减少矿尘和氢暴露。换气次数可以参照GBZ 139,执行,3次/h.4次/h;,d)通风系统应连续运行。通风系统改变、损坏或停止后,只有通风系统重新启动并通过氢浓度监,测后,矿エ才能恢复井下作业;,e)用人单位应有明确措施,保证通风系统的风量、风速满足要求,并根据采矿进度不断进行必要,的调整。有通风系统失效时的补救措施;,f)当主通风系统不能满足特殊工作地点的通风要求时,应安装辅助通风系统。辅助通风系统管,道的位置选择应避免造成污染空气的再次循环;,g)通风系统运行中应对风量定期检测并有书面记录。风て的测位应在通风系统的人口和出口进,行,保证新风的流失满足法求;,h)主通风与辅助通风系统设备要定期检修和维护。有通风系统设计和日常运行缺陷的确认,程序;,i) 测量设备应进行检定,5.2 其他工程管理措施,5.2.1 尽可能地堵塞或密封氢从围,岩、采空区进入矿井工作场所的所有通路、孔隙,并防止富氢采空区,2,GBZ/T 256—2014,空气扩……
……